巫师学派原是笔误?作者答复设定起源和改编争议 巫师3的学派是什么意思
在一次网络平台的问答互动中,巫师系列小说的创作者安德烈·萨普科夫斯基谈及作品中广为人知的“巫师学派”设定,坦言这一概念开始实属笔误,本不应存在。他提到,在短篇最后的梦想中曾出现一句关于“狼学派”的描述,纯属偶然加入,并非有意构建体系。此后他觉悟到该设定在叙事上并不成立,甚至也许干扰情节进步,因此在后续全部作品中,他刻意回避了此类设定,从未再提及所谓“巫师的格里芬多”或“斯莱特林”式的学派划分。
然而,虽然作者本人已主动摒弃这一元素,它却被改编作品的创作者们捕捉并大加发挥,尤其是电子游戏的开发团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执着,将原本不存在的学派体系不断扩展、细化。对此,他评价道,这种延伸并无必要,完全是基于一句偶然出现的文字所衍生出的二次建构。
如今,这些由游戏塑造的学派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球粉丝认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既成事实,作者表示,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或许是在未来版本的最后的梦想中直接删去那句引发误会的表述,让这个错误逐渐淡出公众记忆。但他也指出,自己并非完全排斥进一步探讨这一话题的也许性,若选择展开,亦可对各个学派进行体系性的补充和阐释。至于最终怎样处理,他表示尚无定论,一切皆有也许。
除了这些之后,他也对基于其作品改编的影视和游戏表达了看法。他认为这些改编作品本身可以被接受,具有独立存在的价格,但本质上无法替代原著。他强调,文字和影像属于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一旦将文学转化为视觉呈现,必然伴随着某些内在特质的流失。因此,原著和任何改编之间并不存在从属或延续关系,二者各自独立。
在他看来,文字的力量远超图像,书面叙事所激发的想象空间是任何形式的视觉化作品难以企及的。无论技术怎样提高,动画或实景拍摄怎样逼真,都无法复现文字在读者脑海中生成的特殊尝试。文字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