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列国志天子难度儒家流派策略 大周列国志攻略
今天我也来同享一下自己的游戏经验。截至目前,我已经玩过四个剧本,其中前两个选择的是大夫难度,后两个则是更具挑战的天子难度。第壹个剧本是武庚之乱,我选择了法家流派的蜀国开局。由于刚开始接触游戏,对部分政策的影响不了解,误点了一些不合适的内容,导致中后期出现较高的骚乱值。不过好在难度较低,最终还是艰难地完成了一统天下的目标。通过这个剧本,我掌握了选择合适政策的重要性,也开始注重宗亲的培养和和杰出女子的联姻,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兵不厌诈的策略优势。
第二个剧本我选择了春秋五霸中的陈国,同样是大夫难度,并尝试了兵家流派。有了前壹个剧本的经验,这次开局我更加有条理,先是通过联姻稳固关系,再集中资源培养宗室成员,并通过求学掌握兵不厌诈的诀窍。这个剧本让我觉悟到性格对流派选择的重要影响,比如谍战适合疑智型性格,军事适合智义型性格,而教学则适合儒家智型性格。一些负面性格如慢和贪,更适合往法家或儒家路线进步。由于掌握了兵不厌诈,宗亲带兵打仗几乎无往不利,因此我果断挑战了更高难度的新剧本。
第三个剧本是武王伐纣时期的蜀国天子难度,采用儒家流派进行游戏。在这个剧本中,我发现儒家是全部流派中最为强势、最为适合长期进步的流派。开局时,儒家可以提供高达30点的教学加成,在政策点满之后,教学值顶尖可达到67,这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游戏开始后,我通常先运用招贤令来招募贤才,同时通过联姻和其他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并积极挖角拥有兵不厌诈技能的人才。
接下来,我专注于政策的提高,优先建造门客和门社,以便更快地积累人才资源。由于儒家具备降低骚乱的能力,即使在税率拉满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不稳定影响。这样一来,前期资源充足,粮食难题基本不会成为困扰。等到加稳定和减厌战心情的政策点满后,就可以将隶工和兵役拉满,逐步积累人口和兵力。
前期尽量避免战争,集中精力进步内政,稳步推进儒家的政策体系。像武成、民贵君轻、嘉禾这些政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点出,不必急于一时,后期再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大力培养宗亲子弟,定期举办圣人讲学,每三个月一次,以提高人才的智略和能力。
为了打造六支强大的部队,我优先培养具备兵不厌诈技能的统帅。性格方面,优先选择智义嗔性格的统帅,其他性格的人才也有合适的流派安排:比如疑性格的适合墨家,痴性格的适合农家,信性格的适合阴阳家,仁性格适合道家或儒家,礼性格适合纵横家,法性格则适合仁义礼智信性格的人都能适应。至于贪性格和慢性格的人才,可以安排到法家或儒家,如果能学会能力就留下重用,否则安排到地方担任大夫。墨家的疑性格人才也是类似处理方法,学到能力后留下,学不会的先贬职,再调到朝堂上,每年开办学宫时带上他们,将智略刷到100后便可用于执行谍战任务。
在求学阶段,要注重培养杰出的能力,学会政策后即可换人,避免能力重复。同时,合理分配朝臣,尽量让每位官员的能力形成互补,减少资源浪费。当六支部队的统帅都掌握兵不厌诈技能,人口和兵力也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开始筹建军队,目标是打造一支7.5万人的精锐部队。
如果也许,尽量找到拥有群策群力技能的人才,并安排具备兵不厌诈的宗室或门客给其求学,最终使六位统帅同时掌握这两个技能。当每位统帅的军事属性达到200时,整个军事体系将达到壹个特别强势的情形,这也是我在这个剧本中成功实现的目标。
在外交和战争方面,宣战时要注意避开正在休战的民族,否则会引发稳定性下降。我通常效仿诸葛亮北伐的策略,先平定西北地区,再通过附庸方法逐步吞并小国,逐步推进防线。当民族较小时直接灭国,民族较大时运用名分将其收为附庸,再逐步吞并。像犬戎、昆仑、代等北方小国,我都是通过吞并的方法纳入版图,随后将防线前移,稳固战果。
在战争中要注意后勤补给,早期我曾习性性先降低敌方城防军的士气再攻城,但实际上很多敌军并不具备持久战的能力,围而不攻往往也能取得胜利。有了六位掌握兵不厌诈技能的统帅后,游戏基本上进入轻松阶段,局势也会逐渐明朗。
这是我在这个剧本中的一套完整打法,最终成功培养出六位宗亲统帅,智力均达到100,同时具备兵不厌诈和群策群力技能,整体实力特别可观。在进修经过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统合人才能力,避免出现重复和浪费。
如果在操作经过中遇到任何难题,欢迎在点评区留言探讨,大家一起探讨策略,共同提高。